来源标题:“幸福里”社区打造“家门口”就业圈
阅读提示
近年来,云南省通过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等的建设,帮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,也让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。
住宿一元一天包午餐,提供孩子托管、课后辅导,让务工环境更舒心;搭建平台、精准输送,让招工、就业“两头难”问题得到切实解决;打造品牌、开展技能培训,让务工“游击队”变为产业“正规军”……
近年来,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坚持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,而这也是云南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云南已建成州市级以上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56个、零工市场174个,让不少务工者在“家门口”找到工作。
建设在“家门口”的就业服务站
“从公司出发,不到两分钟就到了奋斗驿站就业‘幸福里’社区,可以直接‘拎包入住’,有专门为务工人员设计的低价职工食堂,还有图书室、健身房、活动广场,太方便了。”家住曲靖市会泽县矿山镇的进城务工者栾春琼说。
栾春琼在会泽县以礼街道的盛之发机电会泽有限公司打工半年多,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。像栾春琼这样的务工者还有很多。
10月10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,几百名工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赶制订单。“终于在家附近找到进厂工作的机会了,方便照顾家里。”来自火红乡的刘贵芬在这里上班两个多月了,2019年从火红乡搬迁至清水社区后便外出打工,但为了方便照顾小孩,今年又选择回家就近就业。在奋斗驿站咨询后的第四天,刘贵芬便收到一份工作推荐,前往该公司的生产车间从事元件组装工作。
刘贵芬口中的以礼街道奋斗驿站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是专门为务工群众创建的“幸福之家”,设置创业中心、技能培训室、舒心公寓、食堂等,其中舒心公寓共有132个床位,分为男子公寓、女子公寓和夫妻间。
“奋斗驿站和零工市场投入使用以来,日均推送就业岗位2000余个、累计服务务工人员3万余人,确保返乡务工人员有活干、有钱赚。”会泽县人社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志凡介绍。
“幸福里”的幸福密码
10月初,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泽仁果饭果业有限公司的冬枣园里,工人们正忙着采摘、分级和包装,一箱箱冬枣将通过物流运往五湖四海。他们都是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“幸福里”社区的一员。这里不仅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,还托起了“一老一小”的幸福生活。
“我们现在实行月结工资制度,采摘季每个月平均有八九千元,最高一次达到了11888元,哪怕在不是采果时节的淡季,工资也能稳定在5000元左右,相比以前真是挣得更多哩!”“幸福里”社区工人梅俊峰自豪地和记者说,今年工资最高纪录的保持者就是她。
与此同时,永仁县通过“员工式”培养实训,围绕育苗、栽培、中耕管理、采摘分拣等实用技能,选派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开设“田间课堂”,组织务工人员开展实操性培训;每周定期开办“新农民大讲堂”,农民有了一技之长,逐渐从农民工成长为新型产业工人。
在莲池乡勐莲村委会路保小组的烤房群,有这样一支20人的小队伍,从早上7点到达田地里,成员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,一天下来,足足采收了20亩烟叶。
队伍的小组长叫果建花,她与老公一年前来到“幸福里”社区。果建花说:“去年11月到今年4月我在蓝莓公司做采摘、分拣,4月以来主要在栽烟、中耕培土、揭膜这些生产环节上干活,经过培训,我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”
据了解,以“新农民大讲堂”为载体,永仁县人社、烟草部门、职业高级中学、“幸福里”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班,今年3月底组织培训班3期,培训281人,让工人持证上岗。
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见成效
去年,云南省创新建设楚雄永仁“幸福里”社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,构建了产业发展、企业增效、群众增收“三方共赢”的“幸福里”社区模式,并在全省进行推广。同时,不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,以“幸福里”社区为龙头,以零工市场、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“四位一体”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
目前,云南每个州市至少建成1个“幸福里”社区的阶段性目标达成;建成零工市场174个,覆盖94%的县(市、区);建设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16432个,实现村、社区全覆盖;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到3528家,公共就业服务的可及性明显增强。
据云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以来,云南省各级人社部门依托“幸福里”社区和零工市场等建设,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需求摸排、岗位筹集、技能培训、就业援助等7项功能,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47.27万人;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7.23万人次。
与此同时,云南省“四位一体”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,突出解决了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资源供需匹配问题,全省56个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服务重点企业3468家,保障岗位需求24.9万个,组织就地就近就业42.24万人次,平均稳定就业时长7.3个月,平均务工收入3850元;协同解决产业发展、企业用工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难题,174个零工市场平均每月进场企业2.35万家、举办招聘活动870场、发布岗位41.5万个、进场求职20.72万人次、帮助就业12.95万人次,产业、企业、就业联动效应持续放大。